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唯有“青春”多壮志,一片丹心耀中华

唯有“青春”多壮志,一片丹心耀中华

2021年05月31日 23:09:35 访问量:4393


“编外指导员”赵志华:

人到八十正青春


很多时候,一个人健康长寿、精神矍铄,并不是因为保养,而是因为信仰,是经历了人生苦难之后,依然心存感恩,笑对生活;经历了人间冷暖之后,依然心怀大爱,活得热气腾腾。


——题记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

又逢周二教育日,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平江一中的一栋老旧家属楼里,82岁的退休教师赵志华熟练地在左肩和左后侧腰部涂上一层跌打损伤药水,然后请老伴帮忙敷上一层保鲜膜,穿好衣服后对着穿衣镜认真理了理近乎全白的头发,戴上一顶迷彩帽,和往常一样出了门。

快步走过工作生活了47年的平江一中校园后,在校门口,赵志华轻车熟路地打开某打车软件,输入目的地后不久,一辆网约车如期而至,载着赵志华前往他为之倾情付出33载晚年光热的武警湖南总队岳阳支队平江中队。

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陈毅、聂荣臻……站在讲台上,赵志华在黑板上写下一串闪亮的名字,充满激情地为中队官兵讲起了革命先驱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故事。

讲完百年前那群青年人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而艰难探索、百折不挠、初心不改的党史故事后,赵老情不自禁地带领官兵们一起唱起《国际歌》。

聆听着悲壮嘹亮、慷慨激昂的《国际歌》,记者强烈地感受到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身上不平凡的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熟悉赵志华的该中队指导员文华告诉记者,80多个春秋在赵志华身上沉淀出的“人生真味”,让他永远激情似火,永远青春不老。

  


人生真味之一:永葆纯真的信仰


“彭德怀元帅一生把最清澈、最纯粹的爱献给党,这是我毕生所景仰的!”

 ——赵志华 

1939年,赵志华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出生。为了躲避日军,从赵志华记事起,父母便带着他们五兄妹在湖南湘西、芷江、沅江等地逃难,足迹踏遍三湘四水。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过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生活的赵志华终于在长沙有了一个安定的家。巧的是,赵志华家所在的桐荫里,就在湖南省军区大院的对面。

每当大院喇叭里响起军歌声,赵志华都会不自觉跟着哼唱。也因此,赵志华从小就对革命歌曲耳熟能详。他说,这些爱国主义歌曲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扎根,进入了骨髓、进入了灵魂。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赵志华仍能完整地唱出年少时所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等歌曲。采访中,赵老还多次即兴为记者唱了起来,那份歌声里自然流露的,正是赵志华这一生对党坚定的信仰。

这份信仰,在他的求学之路上不断坚定。

“1949年长沙和平解放,我是1950年长沙市第一批少先队员。1955年5月4日,我在徐景行、廖丽君的介绍下入团。大学时,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在赵志华看来,一个人最重要的三个阶段就是“入少先队、入共青团、入共产党”。他说:“随着年龄增长、见识增加和持续接受教育,我们这一代人对党的感情是水到渠成、毋庸置疑的。”

12岁那年,赵志华作为优秀少先队员代表,跟随学校老师到湘雅医院慰问受伤的志愿军战士,还在青少年宫现场聆听了志愿军代表柴若川所作的“战斗在朝鲜”报告。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爬冰卧雪、扬威异国的英雄故事,让赵志华的泪水不自觉地夺眶而出。

进入大学后,赵志华主修俄语,从小就酷爱读书的他一头扎进了图书馆。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一兵》《母亲》等文学作品。

“对我影响最大的两本书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书中主人公苦难的经历、坚韧的性格、坚定的信仰和动人的爱情,深深打动并影响了我的一生。”

在赵志华家中,记者见到了不同年代出版的5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其中一本早已卷边、泛黄的书中,他用钢笔多次标记的一句话格外醒目——“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为党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赵志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矢志不渝的人生信念。上学期间,他就在学习之余积极为组织工作。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赵志华先后担任校少先队副大队长、校团总支宣传委员、班级团支部宣传委员、学院学生会俱乐部主任等职,用出色的工作成绩向组织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这份信仰,即使在他蒙冤入狱时,亦丝毫未曾动摇过。

1962年7月,赵志华从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毕业。本可以留在城市工作的他,怀揣着为党、为国家多作贡献的想法,志愿申请前往革命老区平江的一个贫困山区中学工作。

在艰苦的环境中,赵志华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上,逐渐成为当地的教学骨干。可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到来,1968年,赵志华蒙冤入狱。

“我没做过亏心事,我相信党会为我做主,还我一个公道。”赵志华是举着《毛主席语录》入狱、手捧《马克思传》出狱的。在狱中的6年时光里,赵志华始终不忘学习,心里始终有一束光。

赵志华在狱中也不忘学习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曾任平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董希如。这位曾被评为全国理论工作先进个人的学生跟随赵志华的脚步,放弃了沿海城市大学教师工作岗位,到偏远山区做理论宣讲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他说:“老师对党的热爱是那么执着,那么深沉。作为他的学生,我理应像老师一样在平江这片红色热土上传播党的声音。”

这份信仰,在立志夺回“失去的岁月”中持续绽放光芒。

出狱后,赵志华恢复了工作和名誉,并被安排前往平江一中工作。

有人说,赵志华,你在狱中受了那么大的冤屈,出狱后就没必要那么拼命干了。

赵志华却说:“我的目标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我要把在狱中失去的光阴加倍夺回来。”

平江一中的前身是天岳书院,这里曾是彭德怀率领数千士兵举行平江起义的地方。在教书之余,赵志华发现,虽然彭德怀元帅在平江活动的历史常常被人缅怀,但却缺乏专门的纪念场所。

为此,他潜下心来做研究彭德怀生平的工作,并在1980年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写信,提出了建立平江起义纪念馆的建议。信件转到彭德怀侄女彭钢手中后,彭钢不但亲自给赵志华回信,还邀请国务院原副总理陈云亲自手书了“平江起义纪念馆”匾额。

1985年,平江起义纪念馆于平江县城关镇东兴大道建成后,赵志华主动担当纪念馆的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彭德怀的伟大一生。他还精心打造“丰碑——彭德怀将军的一生”专题讲座,在省内党政军民学等单位演讲。每每讲到动情之处,往往是话音未落,赵志华就和观众一起热泪盈眶。

在平江一中工作时,赵志华多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终于在1986年光荣入党,了却夙愿。

屈指算来,除去狱中的6年,他在人民教师岗位上干了33年;退休后,他担任了19年的退休教师党支部书记;1988年与部队结缘后,他担任了33年的平江中队“编外指导员”,早已达成“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

年过八十,赵志华还坚持忘我地工作。他不止一次说:“彭德怀元帅一生大起大落,前半生南征北战叱咤风云,后半生蒙冤监禁,但他始终把最清澈、最纯粹的爱献给党献给人民。这是我毕生所景仰的,也是我永远的追求。干工作,就要像彭老总一样,把工作干到完全干不动为止。”



人生真味之二:恪守真实的信条


“身边发生的事,只要不对,我就要讲,以前讲,现在讲,将来还要继续讲。”

 ——赵志华 


“做人要诚,讲话要真。”在赵志华还处于孩提时代的时候,他的父母就教育他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至今,“承诺是金”仍是赵志华坚守的人生信条。


交谈中,赵志华向记者说起彭德怀元帅的一个故事:在工作作风上,彭德怀最讲究实事求是。听部下汇报情况时,他最反感的词语是“可能”“大概”“也许是”。彭德怀常说,敷衍是对革命工作不负责的态度,是绝对不允许的!


赵志华推崇彭德怀实事求是的精神,一生信奉实事求是的处世态度。因此,一旦遇见不公或不对的现象,他就毫不避讳地直言指出。


1958年,赵志华就读的湖南师范学院停课组织学生前往涟源钢铁厂修公路。在修路的三个月时间里,赵志华一有空闲就看自己特意携带的课本。后来,有同学检举他走“白专道路”。面对大家的指责,赵志华义正辞严地说:“学生进学校,就是为了读书,学知识,这有错吗?”


还有一次,赵志华就读的外语系与历史系约定,外语系在篮球赛上赢三场,历史系在排球赛上赢三场,这样两个系都能评上“体育先进系”。得知此事的赵志华愤愤不平,直呼“这是明摆着的造假”,遭到了师生们冷眼相待。


即使这样,每次遇到不对的事,赵志华还是会第一个站出来批评。


“身边发生的事,只要不对,我就要讲,以前讲,现在讲,将来还要继续讲。”赵志华说,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我们不能欺骗历史,更不能欺骗人民,这是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觉悟。


在狱中“改造”期间,赵志华担任劳动小组组长,积极带领组员完成收晚稻、做砖坯、烧砖等繁重的劳动,与许多狱友成为好朋友,还为他们解疑释惑。赵志华率真的性格和求实的作风,潜移默化间影响了很多人,直到现在他还与不少人保持着联系,甚至成为莫逆之交。


彼时,狱友送给他一本《马克思传》,赵志华爱不释手,至今仍珍藏在家中。每每捧起书卷,赵志华便觉得自己仿佛正同这位伟大的思想家面对面交流。马克思毕生投身于解放人类的伟大事业,这种无私奉献的大爱浸润了赵志华的灵魂。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实事求是,支撑着赵志华度过了狱中最艰难的时光。


1973年,赵志华有了平反的转机。平江县派出几名同志组成工作组,前往岳阳建新农场对赵志华展开调查。


“赵志华,组织要对你的案件重新调查,请你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把实情告诉我们。”蒙冤入狱6年的赵志华听到“实事求是”四个字,一时难以抑制心中情绪,竟在工作组面前流下了热泪。


对赵志华来说,“实事求是”是他一生追寻的真理,是他恪守的人生准则,也是他期盼和憧憬的理想。


“他的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这是认识赵志华的同事、朋友和平江中队官兵对他的评价。每次来中队,赵志华要求最多的,就是决不允许任何一名官兵在任何时候说谎话、讲假话。有一次,两名战士割了老百姓家的稻草来垫猪圈,而当老百姓找到中队的时候,两名战士因害怕受到组织处理不敢承认。赵志华闻讯赶来,当场批评了这两名战士,并用自己的钱赔偿了老百姓。“知错当改,以后不许再犯!”事后,赵志华多次找那两名战士谈心,并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后来,两人先后留队入党,当了骨干。


赵志华的家就在军营旁,武警官兵经常到他家里“走亲”“做客”,赵志华的女儿深受影响,从小便向往穿上橄榄绿军装。高中毕业后,赵志华的女儿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毅然参军入伍,成为该总队的一名女兵。两年后,在参加士兵考学时,由于女兵录取人数少,她以离分数线相差14分的成绩与军校失之交臂。


“赵老师,是我们没培养好……”总队领导得知后,满怀歉意地给赵志华打来电话,谁知话刚说一半,就被赵志华打断:“部队已经培养她两年了,哪还能向组织要关照?不管当干部还是当战士,只要诚实做人、踏实干事,都是为党和部队作贡献。”在赵志华的鼓励下,他的女儿在部队干了7年才退役返乡,回到平江县电信局工作。


工作多年来,赵志华始终坚持以诚待人、秉公办事。他谢绝过几十次的现金和实物酬谢,主动放弃了几次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一直践行着当年许下的承诺——为革命老区平江的教育事业献出毕生精力。


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这是赵志华的生动写照。在写作过程中,记者多次翻阅赵志华晚年写的杂文集《天岳谈天》《沉默非金》《走过昨天》等书,看到他的文字中全是率性的表达和真情的流露,其中既有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情怀的赞美弘扬,亦不乏对“请客送礼”“假大空”“金钱至上”等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有力抨击。


在采访结束的当天晚上,赵志华还专程给记者打来电话,一再嘱咐:“你们要写,我不反对。只有一点,有的就写,没有的坚决不写。千万别把芝麻画成西瓜,别把泥巴吹成五彩气球。”



人生真味之三:常怀真挚的大爱


“常令我感到幸福的是,我从未放弃对世上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赵志华


《青春舞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走进赵志华装修简单的家,除了满屋子的书以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书房中散放着的一大堆歌谱。


记者打趣地问道:“赵爷爷,这些青春洋溢的歌您也会唱吗?”


“开玩笑!这些好歌我怎么不会呢?”赵志华中气十足地回答道。


在采访赵志华的过程中,这位满头银发、神采奕奕的老人总会在一大段幽默且激情的讲述中夹杂着阵阵爽朗的笑声,无时无刻不向记者展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赵志华热爱音乐。年轻时,他曾疯狂迷恋贝多芬、巴赫、冼星海等音乐大师的作品,并自学五线谱,多次担任乐队和合唱团的指挥。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年过五旬的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平江县卡拉OK大赛,一举夺得平江县十佳歌手的称号。


赵志华还热爱摄影,准确地说是喜欢“留影”。他的手机里,拍摄了许多他与中队官兵们的各种合影。在他的家中,更是珍藏着数十本相册。


打开赵志华最珍视的一本名为“岁月留痕”的影集,封面是他头戴一顶近卫军军帽,徜徉在莫斯科郊外美景之中的个人照。影集中,无论是他婴儿时期在战乱中的照片,还是他年少求学时的证件照,或是他在遭受苦难之后的照片,抑或是晚年与战士们在一起的照片,照片中的赵志华总是在微笑。


“常令我感到幸福的是,我从未放弃对世上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赵志华如是说。


这份热爱与追求,即使身陷囹圄,赵志华也没有放弃。他在洞庭湖畔的建新农场“改造”时,他遐想、憧憬,用“心灵眼睛”欣赏并记录下湖区的美景——春天,湖区柳树枝条最早露出新绿,白色的轻轻的柳絮随风四处飞舞,无数小草争先恐后地从湿润的泥土里钻出来,成排的大雁向北飞去;夏天,湖区远处碧绿的草坡上,牛群在悠闲地亲吻泥土,不停地咀嚼着肥美的青草;秋天,稻田一片金黄,湖风拂过,波浪般地起伏,直到很远很远,一望无际的棉花地里,雪白一片;冬天,天地一片银白,光秃秃的树杈上附着厚厚的一层雪,耳边只听见北风的呼啸……


这份热爱与追求,当与平江中队的“兵娃娃”产生交集后,便成了赵志华一生难以割舍的情怀。


1988年初夏,天气闷热难当。平江中队时任指导员钟正军和中队长汤元保焦躁不安:支队马上就要举办庆“八一”歌咏比赛了,可官兵们连歌都还没学会,怎么上得了台?一筹莫展之际,中队干部找到了与中队一路之隔的平江一中。赵志华得知后,毛遂自荐,揽下了这桩“闲事”。


经过赵志华半个多月的精心教学和排练,中队在支队歌咏比赛夺得一等奖,抱回了一台进口电子琴。高兴之余,部队的所见所闻成为赵志华心头的牵挂:战士们执勤训练很辛苦,但他们生活条件不好,睡的床摇摇晃晃,吃饭没有凳子坐,窗户上还没有玻璃;文化生活也很单调,没有娱乐场所,书柜里只有几十本政治学习资料;战士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连简单的家信都不会写……


几天后,赵志华向中队长、指导员主动请缨:“我爱好文学、书法、绘画、唱歌,对政治、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了解,如果战士们需要我教学,我可以担任中队文化教员。但我们‘约法三章’:不许声张,不要报酬,一定组织好。”


就这样,1988年7月22日,赵志华正式走上军营讲台。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课的场景:当他走到中队学习室门口时,中队长代表中队20多名官兵向他敬礼报告。赵志华生平第一次身处那么庄重热烈的场合中,那个军礼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灵,他含泪讲完了第一课。


“能为社会做一点事,为护我长城尽一份心,就是无上光荣和莫大幸福。”从此,赵志华每周至少到中队和战士见一次面、谈一次心、讲一次课,33载从未间断。


“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对远离家乡的战士们更是如此。”采访中,赵志华多次对记者说起这句话。


这句话,其实也是对他自己说的。因为含冤入狱,赵志华不得已与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分别了6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志华在用对部队官兵的爱,弥补早年亏欠亲人的爱。


这些年,向来珍惜与家人相处时光的赵志华养成了一个习惯:一起与中队官兵共度除夕夜。


一年除夕夜,大家正高高兴兴地准备吃年夜饭,突然发现来自闽西绍武山区的老兵付水广不见了。赵志华在平时谈心中了解到,小付入伍前几年父亲过世,刚到部队不久母亲又撒手人寰,他自己患有胃病。赵志华悄悄走出营区,在中队外小卖部找到了小付,他正拿着一瓶酒,一边流泪一边自饮。赵志华忍不住泪流满面,一把将小付揽在怀里:“过年了,来,咱们一起给妈妈敬三杯酒。”后来,赵志华还寻到治胃病的偏方,帮小付治好了胃病。


赵志华老家在东北,父母在长沙,兄弟姐妹分散在全国各地。1993年春节,正值母亲80大寿,他的9个兄弟姊妹们早早约定好要在春节热热闹闹地给母亲过个生日,他也专程赶到长沙。然而,临近除夕,家里越是热闹,赵志华越是想念平江中队的战士们。他跟因自己入狱而哭瞎了一只眼睛的母亲说:“这些年,除夕夜我都和战士们一起过,如果今年不到场,战士们该失望了。”除夕当天,赵志华便踏上了回平江的路途。后来母亲过世,中队老兵退役的日子与葬礼时间重叠,赵志华回家磕过头,又不声不响回到中队,继续为老兵们壮行。


33年除夕夜的团圆,赵志华一次也没有缺席过,他的大爱全部无私地给了平江中队的官兵。


提起在平江中队当过兵的战士姓名,赵志华总能准确地讲出他们的籍贯、入伍时间和现在的工作单位;直到现在,退役老兵们有什么心事,包括婚姻、事业甚至孩子取名字都会向赵志华倾诉和请教,他也从不拒绝。


“教育战士,要多拍肩膀,少呵斥。”赵志华把他一辈子教书育人的经验转化为带兵育人的经验。自从赵志华担任文化教员后,中队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年新干部到中队报到一周后,都要到赵志华跟前接受知兵爱兵情况指导和考核。这一“规定”,在一代代官兵口中传承下来,成为中队密切内部关系的“传家宝”。多年来,平江中队走出了8名团职干部、8名营职干部,先后有9名战士考上军校。


平江中队是武警部队首批标兵中队,荣誉室里锦旗和奖状占满了整整一面墙。在荣誉室的中心区域,陈列的是赵志华100多本拥军日记、近700封与官兵往来的信件。中队历任主官都说:“中队荣誉的背后都沉淀着赵爷爷的真情,他才是我们真正的‘传家宝’!”


1992年,湖南总队党委发出向“模范名誉指导员”赵志华老师学习的倡议。此后,赵志华的足迹延伸到了三湘四水座座军营,各个单位都争先恐后地邀请赵志华前去讲课,他的大爱与情怀传递给了更多官兵。


人生是个舞台,正面、反面的角色进进出出,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悲剧、喜剧、正剧、闹剧。赵志华的人生亦是这样,见所未能见,闻所未能闻。正因如此,他的人生犹如一桌丰盛的筵席,五味杂陈而又色香味俱全。


采访完赵志华,记者想起诗人惠特曼的一句话:因寒冷而打颤的人,最能体会到阳光的温暖;经历了人生痛苦的人,最懂得生命的珍贵。


这正是:人到八十正青春,志在军营永芳华!



短评:
  
你赠我岁月我还你年轻

一 沙

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走过很多基层中队,也遇到过很多“赵志华”。

他们大多年过花甲、古稀,甚至到了耄耋之年,却纷纷把晚年的光和热都倾注给了一些素昧平生的士兵,给他们讲传统、授技能、补功课、送温暖,把他们的家人当家人,把他们的客人当客人,把他们的领导当领导,成了士兵们的忘年交,成了大家庭的一口人。他们就像一棵老树,把根深深地扎在“铁打的营盘”边,静静地守望着一茬又一茬士兵的成长,看他们迎着朝阳出征,等他们踏着军歌归队。

军营里的年龄是稳定的,新兵一定会来,老兵也一定会走,来时是陌生的面孔,走后是一生的朋友。“流水的兵”也以这种方式流淌在“赵志华们”的精神血液里,让他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辈分,始终活得像年轻人一样健康快乐、充满活力。

但毕竟“赵志华们”都上了岁数。相对于年轻的士兵,岁月在他们生命中刻下更多更深更曲折的年轮,有过奋斗,有过激情,也有过挣扎和苦难,但他们都选择了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向社会,以一颗滚烫的心面对生活——或许,这正是他们健康的资本、年轻的理由。

多年来,赵志华坚持为中队新兵上入营第一课,每次说起平江起义都如数家珍,说起“彭大将军”都老泪纵横……他用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和矢志不渝的追随告诉年轻的士兵,什么是信仰,什么是感恩,什么是人生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赵志华是“赵志华们”的一个缩影。像赵志华一样,他们中很多人都得到了社会的回赠——被聘为“编外指导员”,被评为“拥军模范”,受到部队和社会的种种礼遇。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早已淡化了对身外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奢求,他们所得到的真正回赠,就是在迟暮之年依然有回忆、有亲情、有温暖,依然有寄托、有盼头、有希望。是那支始终年轻的队伍,让他们始终年轻;是那种一直被需要的使命感、成就感,让他们一直活得神采奕奕、热气腾腾。

转发:人民武警报

编辑:苏友根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08328号-1 湘教QS7_201212_001379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